【30天,成為產品經理人】的第7堂課:找到產品切入點

【30天,成為產品經理人】的第7堂課:

找到產品切入點


01. 痛點、爽點、癢點

A. 爽點:單純的滿足顧客需求並無法讓顧客內心產生爽的感覺
要達到顧客爽點,必須要能「馬上」滿足顧客需求!
可以藉由銷售的控制,透過環境製造出讓消費者憋很久的需求感,然後再適時推出能次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。例如限時限量大特價、雙11等行銷模式。

B. 痛點:製造恐懼感!例如“得到”App、補習班等知識付費相關產業,就是創造讓人害怕落後他人的恐懼感。

C. 癢點:滿足虛擬自我!例如網紅/明星代言產品,網紅/明星營造了一個理想的生活,當消費者購買其推薦之商品時,消費者的行為算是一種虛擬的自我實現,讓顧客產生成為理想中的自己!電玩遊戲也算是一種滿足消費者癢點的產品,消費者能在虛擬世界中,短時間內滿足“自我提升”的需求~~

小結:爽點→“瞬間”滿足消費者需求;痛點→幫消費者抵禦恐懼;癢點→活出理想自我。

02.  打破消費者防禦的心理


好的產品其實根本不會啟動消費者的防禦機制!
那如何做到讓消費者對產品完全放下心防呢?
可以從順應消費者習慣、簡單化功能去著手,目的是為了達到「別讓顧客思考」的目標!
因此,不要害怕產品的功能太簡單會被別人笑,而是要思考如何做出一個功能簡單的產品。

另外,有一種客戶叫做“角色化的用戶”,例如學生、軍人、老師.....等等,這群用戶大多容易陷入角色化的框架,形成一種集體人格。腳色話用戶的情形多出現在B2B,切入該市場時,相較於其他一般市場較為理性,消費者對操作上一用性的要求相對較低,多注重“成本效益明確”、“公司信任度”、“市占率”等支持數據。

03. 產品檢驗


在檢驗想法時,可以利用以下2種工具去思考產品開發的方向:

A. Persona  人物誌:

盡可能詳盡地描繪出目標消費者的特徵,例如性別、年齡、興趣等。
需要一提的是,也要列出「他在什麼情況下會產生任務」?「產生任務的頻率」?「任務得到的好處、目標」?「任務遇到的困難、妨礙」?等情狀分析。

B. User Journey Map 用戶旅程地圖:


透過細分出消費者在整個過程中的每個節點,去思考消費者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點、需求,這癢比較能具體的列出產品需要去開發、優化的部分到底有哪些!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