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30天,成為產品經理人】的第4堂課
簡報,不簡單
01. 先有一個好決策
簡報,其實就是「簡單呈現你的決策」的一個方法。因此,在開始做簡報前,先想好你真正要提出的決策是什麼!
A. 黃金圈
試想,當老闆提出一個要求或指示後,你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向老闆報告一個事件或解決方案?個時候可以用“黃金圈理論”來幫助我們做思考:Why→How→What
思考老闆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(Why)→有哪些可能的解決方式(How)→具體的解決方案(What)
B. 小組討論1:公司為什麼需要產品經理?
我們這組(面面相覷組)討論的結果:從公司內部來說,產品經理是能整合公司內部資源、協
調各部門運作的一個橋梁的角色。從公司外部環境去看,產品經理是能洞察消費者需求、
研究產業發展趨勢、尋找潛在商機,並避免公司產品與市場需求脫節的一個重要角色。
產品經理要做的是“消費者觀察”而不是消費者調查,因為往往顧客並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
什麼。有一個小的故事,也許能清楚的解釋這個概念:「當年福特汽車創辦人亨利‧福特若是問他的顧客想要什麼,顧客會回答:『一匹跑得更快的馬』,而不會回答想要一部車
子!」
補充:產品經理要能將顧客的意見融入整個營運生產的過程,如下圖所示
C. 透過演繹法及歸納法來形成決策
演繹法主要是用三段式演繹法來組織思考的邏輯;歸納法的部分,可以透過微觀(對消費者、市場的直接觀察)、宏觀(利用數據、財報等來找出市場趨勢)的不同角度來強化決策的完整性及可信度。
D. 小組討論2:如果要設計一個沒有產品經理的公司組織,你會怎麼做?
我們這組的想法是盡量讓公司的管理結構扁平化,提升訊息的流動性;另外,需要設計一個獎勵機制,鼓勵員工除了自己本身需要負責的工作內容外,能在工作中試著去找出經營流程中的問題點,思考如何讓公司的產品能更符市場需求。
02. 好簡報呈現
A. 圖〉表〉文字,能用圖說故事就用圖!
p.s. 可以用Infogram, Visme 等資訊圖表工具,將文字轉成精美的圖表喔!
另外,因為視覺動線一般是由左到右,所以將圖放在ppt的左半部,讓聽眾第一眼就能看到圖表,效果會比較好!如下圖所示
B. 簡報時,最好能提供「選擇方案」,以下是三個提供選擇方案時的要點:
1. 定錨:讓聽眾的思考模式從發散思維,變成2選1的選擇問題,方便老闆做決策。
2. 清楚比較各方案的優缺點。
3. 表明自我偏好,並提出說明。
03. 工作好忙怎麼辦?
A. 記錄自己的時間都花在哪,訂出工作目標後做時間規劃。在每天工作結束後,先安排隔一天要做哪些事,避免在工作內容轉換時,時間上的浪費。
B. 從 KPI 到 OKR(目標與關鍵結果),OKR的目標會訂得比KPI具有更高的挑戰性。
C. 任務安排3原則:1. 能快速完成的事、2. 最繹拖延的事、3. 當天一定要完成的事,優先安排。
D. 可採用番茄鐘工作法,每25分鐘專注於一個工作任務,然後休息5分鐘,以提升工作效率。
今天的訓練內容就記錄到這啦!明天再見囉~~
留言
張貼留言